大头虾文学网 - 综合其他 - 龙兴华夏在线阅读 - 第二百零三章 以彼之矛,攻彼之盾

第二百零三章 以彼之矛,攻彼之盾

年有人写文章说,“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”。

    在这个历史时期,欧洲正处在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阶段。在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之前。需要有近百年的思想准备,要逐步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。这个思想准备阶段的主要特点是,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新思想,与耶稣会士传入欧洲的儒家思想,这两种思想之精华的整合。法国史创始人朗松认为,自1680至1715年期间,是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明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融合,进而形成启蒙思想——法兰西社会精神的大变革时期。

    在17-18世纪的欧洲,有一批大思想家。都曾经非常狂热地崇拜中国文化,如:伏尔泰、莱布尼茨、费尔巴哈、魁奈、歌德……。他们“发现,令他们惊讶的是,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……孔子以同样的方式思索同样的思想,并进行了同样的战斗”。于是他们把孔子的人道主义价值观、民主观、平等观、自由观、博爱观。视为“天赐的礼物”,魁奈在他的《中国**制度》一书中声明:“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。”费尔巴哈也宣称,法国要想繁荣必须“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。”就是这些启蒙学者们响亮地提出,要向欧洲“移植中国的精神”。这就表明,中国的儒家思想,已经成为他们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等民主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和依据。“孔子成了18世纪启蒙学者们的守护神”。

    18世纪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