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章 赵无极的机遇(求订阅收藏推荐!)
赵无极那篇报告看了起来,这第二遍看得比第一遍还深入,当然收获也更大。不过,也对赵无极文章中的几个提法产生了更深的疑惑。 晚饭后,柳伯益对这个疑问有些心神不定,便打电话给后来登顶的那位,以求解惑。而那位在听到柳伯益的手上竟然有这么一篇出色的文章时,立即兴奋地说道:“柳伯益,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!你马上叫人将文章传真到我的办公室,同时,你做好准备到京都汇报的准备。” 柳伯益后来之所以没能问鼎,差距可能就在这种政治敏感性上,虽然柳伯益也属于改革派,但在创造性上却没多少建树,虽然整体思想与施政风格是支持改革的,但总是比别人慢半拍。 当然,这次请求“解惑”是在米国人要援建凤山民间工艺博物园之前。 柳伯益听到那位如此说,当即安排秘书把稿件给传了过去。不过,对于对位让他准备进京汇报的说法也不以为然。尼媒,这算哪门子事啊,还值得上京一趟。 但这篇文章从柳伯益手上交出去后,事情就不由柳伯益控制了。 当晚,那位在接到来自西川的稿子后,挑灯夜战,一口气就将其读了个通透。虽然,文章中的某些提法他也不是很认同,但他却觉得,这篇文章的整体格调非常好,所指的方向非常好,如果中央能够参考其中的意见并形成政策,说不定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农村经济包括中小企业又一次大发展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