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章 精明不过商人(1更到,求月票推荐票!
顽固。 如果县委胡永生书记看上了这个建议,那么,他就有进一步的措施,譬如“驻村干部”,譬如“村长助理”,譬如由乡干部担任村支部“第一副书记”,总之,要将村支部和乡党委政府之间的联系紧密起来,要将农村的发展变化与“吃皇粮”的乡干部的前途挂起钩来。 类似的措施,华夏以后将逐步实行,最著名的莫过于“大学生村官”制度的推行。 赵无极的这个想法,其实是将此前他的乡干部定期下村更进一步了。定期下村,如果没有较好的制度设计,同样会流于形式,下乡找到支书打屁聊天,喝一台酒后又回来,美其名曰下了村,但实际上却是扰民。 虽然绝大多数村支书可能不在乎那一顿酒,但事实上就是扰民。 农历正月,在西川基本属于农闲,在大集体年代,这时的事主要是修修水利,浇浇麦苗;但包产到户后,事情大大减少。 如果是在后世,正月正是农民出门进城打工的时候,可以说从正月初三开始,就陆陆续续有人孔雀东南飞,但现在去东南方打工的人显然还很少。 赵无极在把建议交给县委后,也就轻闲了下来。但是,赵无极又怎么可能轻闲得起来! 春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下午,赵无极刚刚回到家,表弟陈程就登门拜访,“表哥,十里香老板托我来问问一,他们想找你写一幅字,他们说愿意给200元的那啥费。” “润笔费。”赵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