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七章:安国策
也正是因为五代文帝的治理之下,武帝才可七次北伐。 所以想要打仗不是不可以,但得先赚到钱。 这是许清宵第一段文章的核心意思,写法自然用了大量古词,不可能如此直白。 当第一段写出之后,许清宵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落笔第二段。 如果说许清宵写的第一段,还比较委婉,那么第二段就彻底放开了。 所谓安国,离不开钱利,许清宵以大魏七百年历史为基,出过无数俊杰,历代皇帝,文治武功,文人之中又出过一位圣人,靖城之耻过后,又出了一位武帝。 打也打过,骂也骂过,基本上七百年王朝,什么没做过? 所以北伐之争,不是大魏当下所急,民生大计,才是大魏眼下需要思考的事情。 百姓需要休养生息,大魏也需要休养生息。 所以百姓要赚钱养家,大魏王朝也需要赚钱养国。 【民穷则无粮,国穷则民乱】 许清宵第二段落下之后,挥笔写下第三段。 这一段更是犀利。 【学生以为,古今往来,千百王朝,皆慕千秋万代,然沧海桑田,王朝替换,为天地常理,更换之因,九成于民,国穷则民乱,民乱则生变,变而改天命】 许清宵第三段开头,已经不是用词犀利这么简单了,甚至可以说是胆大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