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
的腿骨没有丝毫痛感,褚归教他的康复动作他天天练着,从京市带来的拐棍静静地靠在墙角,许多天未被人碰过了。 杨桂平连连道好,他由衷地为贺岱岳母子俩感到高兴:“你腿好了有什么打算,跟着大伙儿上工还是怎么着?你跟你那些在部队的战友们有保持联系吗?” 贺岱岳原来多好的前途,一身本事,要是像他们一样当个农民,辛辛苦苦一整年,勉强混个温饱,手头几乎没啥盈余,要钱没钱要票没票的,那这辈子不是废了么。杨桂平觉得贺岱岳既然在部队干到了副连长,托点关系在城里安排份工作应该不难。 杨桂平并非故意贬低农民,他自己就是地里刨食过来的,父母种地、兄弟姐妹种地,生的儿女接着种地,困山村户户皆是如此,能吃饱穿暖不落饥荒已是老天爷保佑。 当下农村不比城市是不争的事实,不说别的,单一个城市户口就够人眼热了,每个月有固定的口粮,不干活也饿不死。去年冬天前进大队有家人的闺女嫁到了县城,高兴得跟秀才中了状元似的,虽然没法迁户口,处处要花钱,那闺女回娘家仍然满嘴的好话。 因此尽管城里多数人依旧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,照样挡不住农村居民们对城市的向往。 不知道未来形势变化的杨桂平抱着大众的心态,认为贺岱岳上城里工作是唯一的出路。<